公告
烟台信息港(http://www.yantai666.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烟台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烟台环卫工作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环卫职工辛勤汗水

发布时间:2018-10-23 10:21:48
核心提示:  烟台信息港为您提供消息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烟台市环卫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1990年11月,全市(含县级市)全
  烟台信息港为您提供消息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烟台市环卫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1990年11月,全市(含县级市)全部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1992年8月, 烟台市区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为当时全国8个国家级卫生城市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烟台环卫事业创新管理机制,推进科技进步,为我市荣膺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等多项荣誉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山东省第二十四届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恰逢改革开放40年,记者走进烟台市环卫处,与环卫工人面对面,倾听烟台环卫40年来激荡的历史回响。
  
  生活垃圾清运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转运实现自动化控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市区生活垃圾清运主要依靠人力和机动三轮运输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进铁垃圾箱、叉车、自卸车,垃圾清运拉开机械化作业的序幕。1982年,市区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1996年以来,全市推行垃圾袋装化,陆续购置垃圾压缩清运车、清洗水车等作业车辆532部。截止到2018年 ,全市(含县市)配置密闭垃圾容器10万多个。
  
  2000年,烟台市投资4,500万元对娄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就地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当时设计转运能力为700吨/日,运行过程自动化控制。 2007年始,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市环卫处业务科工作人员薛莎莎说:“垃圾清运工作在前20年里的两次变革,始终未解决的是垃圾清运过程中存在跑、冒、滴、漏等二次污染问题。 2010年,市区引进首座小型生活垃圾收集压缩站。2016年6月,组织全市环卫部门改革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密闭收运、清洁作业, 建设高效、环保、密闭的收运系统,解决传统生活垃圾清运二次污染等问题。目前,全市已建成小型生活垃圾收集压缩站187座。”
  
  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两次跨越,进入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阶段
  
  1986年,在芝罘区娄子山建成垃圾处理场,结束了市区生活垃圾填埋的历史。1998年,投资1亿元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场区占地面积约67.62公顷, 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2002年10月投入运行,烟台市区从此告别生活垃圾简易填埋,统一实现无害化处理。2011年底,各县市完成“一县一场” 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
  
  2005年至2006年,烟台市环卫处会同有关单位研发了垃圾综合湿解工艺。2007年4月,投资92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工程,被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
  
  市环卫处工作人员王玲玲介绍,垃圾综合湿解工艺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但进入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是在2014年9月,烟台市首座引入社会资 本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试运行。该项目投资4.31亿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目前,烟台市共引进社会资本18.54亿元,建成中节能 (润达)、蓬莱、牟平、莱阳、招远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计日处理能力3,800吨。
  
  龙口、长岛将生活垃圾运往蓬莱市进行处理,共享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海阳、栖霞、莱州和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升级改造等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正在按计划推进,将于2020年建成运行,届时全市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6,650吨/日,全市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超过80%。
  
  采用BOT模式,投资1.2亿元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200吨。2015年5月1日启动试运行,市区共有2000余家餐饮企业纳入统一收运网络。
  
  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烟台信息港信息显示2007年5月,莱山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2008年11月,山东省首次城乡环境卫生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烟台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做法向全省推广。2015年,全市15个县市区实现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全覆盖,通过省检查验收。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 设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109座,建立了148个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成立了2.09万多人组成的村居保洁队伍,建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 区转运、市(县)处理的新格局。
  
  按照人性化、科技化和环保化的理念,大力开展公厕建设
  
  1978年,市区共有36座公厕,除了9座水冲式公厕外,绝大部分是旱厕。1985年至1990年,市区公厕基本实现水冲式。
  
  王玲玲告诉记者,我是2004年来到市环卫处,可以说亲身经历了市区公厕快速建设时代。经统计,2003至2012年底,市区两级新建固定和移动公厕 133座,公厕的增加数量超过新中国成立时至本世纪初市区建设的总和。自2012年以来,烟台市实行“市级统筹、区级为主、以奖代补”的公厕建设方式, 升级改造公厕127座,新增公厕63座。目前,市区共有公厕590座(含商业网点附属面向公众开放的384个卫生间),县市城市管理部门管理公厕225座。
  
  深化环卫作业方式改革,道路保洁取得新成效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市区主次干道保洁面积70万平方米。2018年增至3,127万平方米。2011年至2012年,莱山区、芝罘区开展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试 点。2014年5月,全市推广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精细化管理的做法。目前,市区主次道路保洁全部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机械化清扫率、洒水率(不 含人行道)达到了97.7%,市场化运作率100%;县市建成区主次道路面积2,557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90.7%,市场化运作率51%,;乡镇、村居保洁市场化运作率达到60%以上。
  
  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为环卫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02年至2005年,市环卫处开展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7月25日,烟台市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工程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示范项目验收。2009年12月,荣获山东建设技术创新一等奖。
  
  2012年4月,市环卫处职工自行设计的封闭式轮胎充气安全保护装置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2014年,烟台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被评为2013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2013年、2017年,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争优创新系列活动中,烟台环卫行业荣获“ 争优创新项目”和“争优创新技术”各一项,银奖10项、铜奖2项。2009年以来,烟台市环卫行业荣获市级以上科技、文化奖项20余项。
  
  烟台信息港报道的消息改革开放40年,烟台环卫工作发展,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环卫职工辛勤汗水。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再燃激情 、再鼓干劲”,烟台市环卫行业将持续提升作业精细化、管理智慧化、垃圾资源化、装备现代化水平,为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创造功能更加优美的环境平台。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改革开放40年,烟台环卫工作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环卫职工辛勤汗水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